第九章 帮手  乾隆朝的造反日常

关灯 护眼 舒适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(2/2)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

亲爱的书友,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,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,请访问真实地址:http://m.263xs.cc/139039/9.html

岁的年轻人得中秀才,这放在江南文风鼎盛之地或许不怎么显眼,可在陈州却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,不要太打眼。

高中秀才不过三个月,何志辉便与府城的陈家结亲,娶了陈盛隆陈老爷的二小姐。然后人也水到渠成的搬来了府城居住。

被老丈人使银子托关系塞进了弦歌书院。

弦歌书院取意弦歌台,后者又名厄台、绝粮祠,是纪念孔子当年厄于陈蔡绝日弦歌不止而建造的。为陈州府的七景八台之一。

一个陈州府,叫的出名的书院共有十二家,五家聚集在府城。

弦歌书院是其中魁首,与汝阳的汝坟书院,南阳府城的诸葛书院、志学书院,汝南县的汝南书院等齐名,比所谓的府学可强多了。

“知府大人这般气盛?以赵家如今的身份,厚礼奉上,竟连个个表面情谊都不做?”

何志辉昂头看着天空的太阳,是真没想到赵亮竟就在这个时间点便回了。这也就是说,赵亮捧着宝剑厚礼送到苏和泰手中,却连顿饭都没混到。

“赵家以经商致富,操弄商贾,为人轻视也是难免。”赵亮心里一点都不以经商为耻,但在何志辉的面前却故意表露出一丝憋愤。端起酒盅一饮而尽,“所以才要明堂兄助我一臂之力啊。”

拉着何志辉,赵亮话说的情真意切。


第九章 帮手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